成语名称:安内攘外
成语读音:
成语解释:原就药的疗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内部,排除外患。
成语出处:汉·张仲景《伤寒论·太阳病上》:“甘草甘平,有安内攘外之能。”
成语造句:安内攘外之大经,富国强兵之远略。(孙中山《上李鸿章书》)
近 义 词:抽薪止沸
成语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从事物内部入手解决问题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相关查询:ABCD式的成语、并列式成语、带内字的成语、带外字的成语、带安字的成语、带攘字的成语
成语接龙:、第二个字是内的成语、外开头的成语、外结尾的成语、安开头的成语、安结尾的成语、第三个字是攘的成语
安内攘外成语接龙:
- 外强中干干:枯竭。形容外表强壮,内里空虚。
- 外刚内柔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。同“内柔外刚”。
- 外柔中刚外表柔弱,内心刚强
- 外交词令用于交往的空套话
- 外圆内方比喻人表面随和,内心严正。也指钱币。
- 外感内伤①中医指外感风邪,内有郁积而致病。②比喻内外煎迫。
安内攘外的意思是原就药的疗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内部,排除外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