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朝梁暮晋
成语读音:
成语解释:比喻人反复无常,没有节操。
成语出处:五代冯道为相,历五朝八姓,于丧君亡国略不在意。自号长乐老,著《长乐老自叙》,历陈官爵以为荣,时论卑之。元刘因有《冯道》诗讽之曰:“亡国降臣固位难,痴顽老子几朝官。朝梁暮晋浑閒事,更舍残骸与契丹。”
成语造句:朝梁暮晋者谁子,段凝之辈真如蚁。★清·梁清标《王铁枪》诗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反复无常没有节操
成语繁体:朝樑暮晉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相关查询:晋朝成语、老子的成语、ABCD式的成语、并列式成语、带晋字的成语、带暮字的成语、带朝字的成语、带梁字的成语
成语接龙:、晋开头的成语、晋结尾的成语、第三个字是暮的成语、朝开头的成语、朝结尾的成语、第二个字是梁的成语
朝梁暮晋成语接龙:
- 晋用楚材指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材。
- 晋惠闻蛙比喻愚昧寡闻。
- 晋阳之甲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“晋阳之甲”。
- 进善退恶进用贤善,黜退奸恶。
- 进退跋疐犹言进退两难。比喻事情无法决定,因而难以行动。
- 尽美尽善尽:极。极其完善,极其美好。形容事物完无缺。同“尽善尽美”。
- 尽人皆知尽:全部,所有。人人都知道。
- 进退触篱前进后退都有障碍,指进退两难。同“进退触籓”。
- 进退惟咎指进退两难而动辄得咎。
- 进可替不指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。同“进可替否”。
- 进退消息指增减;变化。
- 进退有度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。
- 进贤任能进:推荐,选拔。举荐贤者,任用能人。
- 近朱者赤朱:朱砂。靠近朱砂的变红。比喻接近好人容易使人变好。指外部环境具有很大影响。
- 近在眉睫形容很近,就在眼前。
- 进贤拔能犹言进贤任能。举荐贤者,任用能人。
- 尽其所长尽:全部用出;长:特长,擅长。把所擅长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。
- 进退失图前进或后退都有错误。谓指挥失策。
- 进退维艰进退都处于危急境地。同“进退维亟”。
- 进贤黜恶犹言进贤黜佞。进用贤良,黜退奸佞。
- 进退狐疑进退两难,迟疑不决。
- 进退狼跋跋:踩,踏。比喻陷于困境,进退两难
- 进退中绳前进后退均合规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