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董狐之笔
成语读音:
成语解释: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,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,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。
成语出处: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载:赵穿杀晋灵公,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,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,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。为赵盾所杀。后孔子称赞说:“董狐,古之良史也,书法不隐。”
成语造句:《曾国藩》曾国荃对大哥的说法不服气。去年湘中士人公推王闿运撰湘军志。王闿运也扬言,为湘军修志一事非他莫属,他要秉董狐之笔,不溢美,不饰恶,为湘军存一信史。
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相关查询:晋朝成语、孔子的成语、狐狸的成语、ABCD式的成语、带之字的成语、带狐字的成语、带笔字的成语、带董字的成语
成语接龙:、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、第二个字是狐的成语、笔开头的成语、笔结尾的成语
董狐之笔成语接龙:
-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。
- 笔误作牛《晋书·王献之传》:“ 桓温 嘗使﹝ 王獻之 ﹞書扇,筆誤落,因畫作烏駮牸牛,甚妙。”后因以“筆誤作牛”喻随机应变,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。
- 笔墨官司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、争执。
- 笔底烟花比喻文章写得生动、出色
- 笔枪纸弹指用笔墨文章作为论战的武器
- 笔墨之林斯文萃集的地方。
董狐之笔的意思是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,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,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