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救民于水火
成语读音:
成语解释: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。
成语出处: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 “救民于水火之中,取其残而已矣。”
成语造句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7回:“若二位兄长皆救民于水火,出去谋为一番,弟现有千余人,屯扎在高鸡泊,专望驾临动手。”
近 义 词:救民水火
反 义 词:闭关自守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形容灾难深重
成语繁体:捄民于水火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
成语形式:5字成语
相关查询:5字成语、补充式成语、带于字的成语、带救字的成语、带民字的成语、带火字的成语
成语接龙:、第三个字是于的成语、救开头的成语、救结尾的成语、第二个字是民的成语、火开头的成语、火结尾的成语
救民于水火成语接龙:
- 火冒三尺形容愤怒到极点。同“火冒三丈”。
- 火伞高张火伞:比喻夏天太阳酪烈;张:展开。形容夏天烈日当空,十分炎热。
- 火上添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。同“火上浇油”。
- 火尽薪传火虽烧完,柴却留传下来。比喻思想、学术、技艺等世代相传。
- 火山喷发地质学专业术语,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,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,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。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。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,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,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,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,压力减小,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,于是形成火山喷发。
- 火冒三丈形容愤怒到极点。
救民于水火的意思是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