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聆音察理的意思及解释」,近义词和反义词

2021-06-27  阅读 24 次 评论 0 条

成语名称:聆音察理

成语读音:líng yīn chá lǐ

成语解释: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。指善于分析。

成语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4回:“我老孙,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,翻江搅海的神通;见貌辨色聆音察理。”

成语造句:要多思多想,一窍通,百窍通聆音察理随机应变。★包蕾《猪八戒学本领》

近 义 词:观颜察色

反 义 词:笨手笨脚笨头笨脑

成语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

成语繁体:聆音詧理
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
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
相关查询:西游记的成语、ABCD式的成语、并列式成语、带察字的成语、带理字的成语、带音字的成语

成语接龙:、第三个字是察的成语、理开头的成语、理结尾的成语、第二个字是音的成语

聆音察理成语接龙:

  • 理屈词穷屈:短,亏;穷:尽。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。
  • 理冤摘伏伸雪冤屈,揭发奸慝。
  •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,说话气势就壮。
  • 理冤擿伏理:治理;擿伏:揭发隐秘的坏事。伸雪冤屈,揭发隐秘的坏事
  • 理过其辞过:超过。说理过甚而文采不足
  • 理纷解结理:整治;解:解开。整治纷乱,解开疙瘩

聆音察理的意思是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。指善于分析。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