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屡教不改
成语读音:
成语解释:多次教育,仍不改正。
成语出处: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戮子》:“嘉靖末年,新郑故都御史高捷,有子不才,屡戒不俊,因手刃之。”
成语造句:犯错误的人,出岔子极少数坚持错误、屡教不改的以外,大多数是可以改正的。(毛泽东《论十大关系》)
成语用法:复句式;作定语;含贬义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成语正音:教,不能读作“jiāo”。
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相关查询:ABCD式的成语、紧缩式成语、屡教不改对对子、带不字的成语、带屡字的成语、带改字的成语、带教字的成语
成语接龙:、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、屡开头的成语、改开头的成语、改结尾的成语、第二个字是教的成语
屡教不改成语接龙:
- 改政移风改变风气习俗。
- 改往修来指改变以往的错误,修治来日的善行。
- 改容更貌改:改换;容:神色;更:更改;貌:相貌。指变了神色或模样
- 改曲易调比喻改变策略或做法。
- 改玉改步指死者身份改变,安葬礼数也应变更。后指改变制度或改朝换代。同“改步改玉”。
- 改口沓舌重新转动舌头,改变原来的说法。
屡教不改的意思是多次教育,仍不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