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名存实亡的意思及解释」,近义词和反义词

2021-06-27  阅读 16 次 评论 0 条

成语名称:名存实亡

成语读音:míng cún shí wáng

成语解释:名义上还存在,实际上已消亡。

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处州孔子庙碑》:“郡邑皆有孔子庙,或不能修事,虽设博士弟子,或役于有司,名存实亡。”

成语造句:自从日方半途撤走后,这家合资企业已经名存实亡

近 义 词:有名无实

反 义 词:名副其实

成语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补语;形容只剩一个空名

成语繁体:名存實亡
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
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
相关查询:孔子的成语、ABCD式的成语、并列式成语、名存实亡对对子、带亡字的成语、带名字的成语、带存字的成语、带实字的成语

成语接龙:、亡开头的成语、亡结尾的成语、名开头的成语、名结尾的成语、第二个字是存的成语、第三个字是实的成语

名存实亡成语接龙:

  • 亡在旦夕旦:早晨;夕:晚上。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。
  • 亡国之社已亡国家的祠社。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,以自儆戒。
  • 亡魂失魄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  • 亡可奈何无可奈何。指只能如此,没有别的办法。
  • 亡国破家国家覆灭、家庭毁灭。
  • 亡不待夕亡:灭亡,死亡。待:等待。夕:傍晚。灭亡等不到傍晚。比喻很快就会灭亡。

名存实亡的意思是名义上还存在,实际上已消亡。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