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鸣鼓而攻
成语读音:
成语解释:比喻宣布罪状,加以遣责或讨伐。 >>鸣鼓而攻的故事
成语出处: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季氏富于周公,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。子曰:‘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’”
成语造句:不惜鸣鼓而攻,这倒不仅是一种曲解,简直是一种诬蔑!★郭沫若《沸羹集·新文艺的使命》
近 义 词:兴师问罪
反 义 词:有条不紊、井井有条、有条有理、有板有眼、井然有序、错落有致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战争等
成语繁体:鳴皷而攻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成语正音:而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
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相关查询:孔子的成语、ABCD式的成语、偏正式成语、鸣鼓而攻的故事、带攻字的成语、带而字的成语、带鸣字的成语、带鼓字的成语
成语接龙:、攻开头的成语、攻结尾的成语、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、鸣开头的成语、鸣结尾的成语、第二个字是鼓的成语
鸣鼓而攻成语接龙:
- 攻城徇地攻:攻打,进攻;徇地:夺占土地。攻打城市,掠夺土地
- 攻疾防患匡正过失,防止祸患。
- 攻苦食啖做艰苦的工作,吃清淡的食物。形容刻苦自励。啖,亦作“淡”。同“攻苦食淡”。
- 攻大磨坚磨:物体相摩擦;坚:硬。比喻艰辛
- 攻苦食俭犹攻苦食淡。形容刻苦自励。
- 攻城掠地掠夺土地。同“攻城略地”。
鸣鼓而攻的意思是比喻宣布罪状,加以遣责或讨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