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搴旗斩将
成语读音:
成语解释:拔取敌旗,斩杀敌将。
成语出处:《吴子·料敌》:“然则一军之中,必有虎贲之士,力轻抗鼎,足轻戎马,搴旗斩将,必有能者。”
成语造句:即使搴旗斩将,威振疆场,亦偏将之任,非主公所宜也。(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三回)
近 义 词:搴旗斩馘
反 义 词:有气无力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指英勇善战
成语繁体:搴旗斬將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相关查询:ABCD式的成语、并列式成语、带将字的成语、带搴字的成语、带斩字的成语、带旗字的成语
成语接龙:、将开头的成语、将结尾的成语、第三个字是斩的成语、第二个字是旗的成语
搴旗斩将成语接龙:
- 将本求财用本钱谋求利润。同“将本求利”。
- 将信将疑将:且,又。有点相信,又有点怀疑。
- 将相之器将:将帅;相:宰相;器:度量,才干。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。
- 将无作有把没有的事情当作有。
- 将机就计利用机会施行计谋。
- 将李代桃比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。
搴旗斩将的意思是拔取敌旗,斩杀敌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