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三缄其口
成语读音:
成语解释:缄:封。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。形容说话谨慎。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。 >>三缄其口的故事
成语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敬慎》:“孔子之周,观于太庙,右阶之前,有金人焉。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,戒之哉,戒之哉!无多言,多言多败。’”
成语造句:危行言逊,祸免生肘;金人示诫,三缄其口。(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十三回)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对事保密程度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
成语正音:缄,不能读作“xián”。
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相关查询:孔子的成语、三的成语、ABCD式的成语、动宾式成语、三缄其口的故事、带三字的成语、带其字的成语、带口字的成语、带缄字的成语
成语接龙:、三开头的成语、三结尾的成语、第三个字是其的成语、口开头的成语、口结尾的成语
三缄其口成语接龙:
- 口腹之累口腹:指饮食;累:连累。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。
- 口角风情口头表示的情爱。
- 口吻生花比喻谈吐文雅。
- 口诵心惟诵:朗读;惟:思考。口中朗诵,心里思考。
- 口服心服服:信服。心里嘴上都信服。指真心信服。
- 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。
三缄其口的意思是缄:封。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。形容说话谨慎。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