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十死不问
成语读音:
成语解释:指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。
成语出处:《北史·艺术传·皇甫玉》:“孝昭赐赵郡王十死不问,王喜曰:‘皇甫玉相臣,云当恶死,今复何虑?’”
成语造句:无
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繁体:十死不問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相关查询:十的成语、ABCD式的成语、紧缩式成语、带不字的成语、带十字的成语、带死字的成语、带问字的成语
成语接龙:、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、十开头的成语、十结尾的成语、第二个字是死的成语、问开头的成语、问结尾的成语
十死不问成语接龙:
- 问罪之师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。
- 问鼎轻重问鼎的大小轻重。指妄图夺取天下。
- 问安视膳每日必问安,每餐必在左。指古代诸侯、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。
- 问柳评花比喻狎妓。
- 问官答花指答非所问。
- 问十道百犹言问一答十。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。
十死不问的意思是指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