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水土不伏的意思及解释」,近义词和反义词

2021-06-27  阅读 26 次 评论 0 条

成语名称:水土不伏

成语读音:shuǐ tǔ bù fú

成语解释:水土:指地方,引申为自然环境。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
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8卷:“大抵此症,起于饮食失调,兼之水土不伏,食积于小腹之中,凝滞不消,遂至生热,升至胸中,便觉饥饿。”

近 义 词:水土不服
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不适应异地的条件
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
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
相关查询:ABCD式的成语、主谓式成语、带不字的成语、带伏字的成语、带土字的成语、带水字的成语

成语接龙:、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、伏开头的成语、伏结尾的成语、第二个字是土的成语、水开头的成语、水结尾的成语

水土不伏成语接龙:

  • 伏维尚飨古代祭文中的套语,指请享用祭品吧
  • 伏法受诛伏法: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;诛:杀死。犯法被杀。
  • 伏龙凤雏伏龙:(卧龙)诸葛孔明。凤雏:庞士元。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,军事家。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。
  • 伏低做小形容低声下气,巴结奉承。
  • 伏首贴耳畏缩恐惧的样子。
  • 伏而咶天咶:以舌舔物。伏地以舌舔天。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,无法达到目的。

水土不伏的意思是水土:指地方,引申为自然环境。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