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土木形骸
成语读音:
成语解释: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 >>土木形骸的故事
成语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刘伶身长六尺,貌甚丑悴,而悠悠忽忽,土木形骸。”
成语造句:处俊姿约素,土木形骸,然临事敢言。(《新唐书·郝处俊传》)
近 义 词:本来面目
反 义 词:招降纳叛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比喻不加修饰的本来面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相关查询:土的成语、ABCD式的成语、偏正式成语、土木形骸的故事、带土字的成语、带形字的成语、带木字的成语、带骸字的成语
成语接龙:、土开头的成语、土结尾的成语、第三个字是形的成语、第二个字是木的成语、骸结尾的成语
土木形骸成语接龙:
- 海涵地负如海之能包容,地之能负载。比喻才能特异。
- 海内无双海内:四海之内,旧指中国,现亦指世界各地。四海之内独一无二。
- 海沸山裂海水沸腾,山石崩裂。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。亦作“海沸山摇”。
- 海外扶余指遥远的外国
- 海晏河澄晏:平静;河:黄河;澄:清澈。黄河水清,大海波平浪静。比喻天下太平
- 海立云垂形容文辞气魄极大。
- 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,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。
- 海盟山咒犹言海誓山盟。
- 骇目振心使人见到非常震惊。同“骇目惊心”。
- 海底捞针在大海里捞一根针。形容很难找到。
- 海沸山崩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。同“海沸山裂”。
- 骇人视听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。
- 骇人听闻骇:震惊。使人听了非常吃惊、害怕。
- 海水桑田犹沧海变桑田。比喻世事变迁很大。
- 海北天南形容万里之遥,相距极远。亦形容地区各异。
- 海晏河清黄河水清了,大海没有浪了。比喻天下太平。
- 海纳百川纳:容纳,包容。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。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,而且数量很大。
- 骇目惊心使人见到非常震惊。
- 海底捞月到水中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,只能白费力气。
- 海涸石烂犹海枯石烂。形容历时久远。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