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一蹶不振
成语读音:
成语解释:蹶:栽跟头;振:振作。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。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。
成语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说丛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,一蹶之故,却足不行。”
成语造句:可惜,到了这二十世纪的中叶,说什么也一蹶不振了。(梁斌《红旗谱》四十二)
成语用法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
成语繁体:一蹷不振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
成语正音:蹶,不能读作“quē”。
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相关查询:一的成语、ABCD式的成语、连动式成语、一蹶不振对对子、带一字的成语、带不字的成语、带振字的成语、带蹶字的成语
成语接龙:、一开头的成语、一结尾的成语、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、振开头的成语、振结尾的成语
一蹶不振成语接龙:
- 振穷恤寡救济贫穷和无依靠的人。
- 振缨公朝振缨:弹冠,出仕。指入朝做官
- 振衣濯足濯足:洗脚。抖掉衣服上的灰尘,洗去脚上的污垢。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,立志在山中隐居。
- 振穷恤贫救济贫穷的人。
- 振贫济乏接济贫穷的人和没有依靠的人。亦作“振穷恤寡”、“振穷恤贫”。
- 振兵泽旅收缴兵器,解散军队。同“振兵释旅”。
一蹶不振的意思是蹶:栽跟头;振:振作。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。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