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义正辞严
成语读音:
成语解释:义:道理;辞:言辞。理由正当充足,措词严正有力。
成语出处:宋·张孝祥《明守赵敷文》:“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,而辞严义正,千载之下,见者兴起,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。”
成语造句:魏竹冈拆开看时,不料上面写的甚是义正辞严。(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七回)
成语用法:联合式;作定语、状语、宾语;含褒义
成语繁体:義正辭嚴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成语正音:辞,不能读作“chī”。
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相关查询:ABCD式的成语、并列式成语、带严字的成语、带义字的成语、带正字的成语、带辞字的成语
成语接龙:、严开头的成语、严结尾的成语、义开头的成语、义结尾的成语、第二个字是正的成语、第三个字是辞的成语
义正辞严成语接龙:
- 严严实实不留空隙或出口。形容非常严密
- 严词拒绝用严厉的话加以拒绝
- 严丝合缝指缝隙严密闭合。
- 严于律己律:约束。严格地约束自己。
- 严陈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,等待着敌人。同“严阵以待”。
- 严霜烈日比喻艰苦环境下的严峻考验或经受此考验的刚毅节操。亦作“烈日秋霜”、“秋霜烈日”。
义正辞严的意思是义:道理;辞:言辞。理由正当充足,措词严正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