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义正词严
成语读音:
成语解释:义:道理。词:言辞。道理正当公允,严肃的措词。亦作“义正辞严”、“辞严义正”、“辞严意正”、“词严理正”、“正义严辞”。
成语出处:明·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丹铅新录四》:“子玄之论,义正词严,圣人复起,弗能易矣。”
成语造句:本大臣、本部堂声罪致讨,义正词严,断断不能再缓矣。★清·林则徐《会谕同知再行谕饬义律缴土交凶稿》
近 义 词:义正辞严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坚持正义
成语繁体:義正詞嚴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相关查询:ABCD式的成语、并列式成语、义正词严对对子、带严字的成语、带义字的成语、带正字的成语、带词字的成语
成语接龙:、严开头的成语、严结尾的成语、义开头的成语、义结尾的成语、第二个字是正的成语、第三个字是词的成语
义正词严成语接龙:
- 严严实实不留空隙或出口。形容非常严密
- 严词拒绝用严厉的话加以拒绝
- 严丝合缝指缝隙严密闭合。
- 严于律己律:约束。严格地约束自己。
- 严陈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,等待着敌人。同“严阵以待”。
- 严霜烈日比喻艰苦环境下的严峻考验或经受此考验的刚毅节操。亦作“烈日秋霜”、“秋霜烈日”。
义正词严的意思是义:道理。词:言辞。道理正当公允,严肃的措词。亦作“义正辞严”、“辞严义正”、“辞严意正”、“词严理正”、“正义严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