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炙鸡渍酒
成语读音:
成语解释:指以棉絮浸酒,晒干后裹烧鸡,携以吊丧。后遂用为不忘恩的典实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徐穉传》“穉尝为太尉黄琼所辟,不就”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穉诸公所辟虽不就,有死丧负笈赴吊。常於家豫炙鸡一只,以一两绵絮渍酒中,暴乾以裹鸡,径到所起冢外,……醊酒毕,留谒则去,不见丧主。”
成语造句:[东汉徐孺子]炙鸡渍酒,万里赴吊……有忠厚不忘恩之意。★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九
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繁体:炙鶏漬酒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相关查询:鸡的成语、ABCD式的成语、并列式成语、带炙字的成语、带酒字的成语、带鸡字的成语
成语接龙:、炙开头的成语、炙结尾的成语、酒开头的成语、酒结尾的成语、第二个字是鸡的成语
炙鸡渍酒成语接龙:
- 酒食征逐征:召唤;逐:追随。指酒肉朋友以吃喝交往。
- 酒阑客散阑:尽;客:客人。酒席完毕,客人归去
- 酒肉兄弟指酒肉朋友。
- 酒入舌出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。
- 酒酣耳熟酒酣:饮酒尽兴而痛快。耳热:指面红过耳,非常兴奋。形容酒兴很浓,喝得痛快。
- 酒囊饭袋只会吃喝,不会做事。讥讽无能的人。
炙鸡渍酒的意思是指以棉絮浸酒,晒干后裹烧鸡,携以吊丧。后遂用为不忘恩的典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