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人善任 ,释义:了解人并且善于任用人。
知人下士 ,释义:知:识别。下士:屈己尊人。能识别人才并礼贤下士。
知人论世 ,释义:原指为了了解历史人物而论述他的时代背景。后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,议论世事的得失。
知人待士 ,释义:指对待人的态度好。
知人料事 ,释义:能识别人才,预料事情的变化。
知人之鉴 ,释义:同“知人之明”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庞统传》:“潁川 司馬徽 清雅有知人之鑒。”《北史·高构传》:“所舉薦 杜如晦、房玄齡 等,後皆自致公輔,論者稱 構 有知人之鑒。”唐 刘肃《大唐新语·知微》:“時稱 勣 有知人之鑒。”
知人之术 ,释义: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能力。
知人之明 ,释义:能认识人的品行和才能的眼力。
知人善察 ,释义:善于识别观察人才。
知人则哲 ,释义: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,即可谓之明智。《书·皋陶谟》:“知人則哲,能官人。”曾运乾 正读:“哲,智;官,任……言知人則能器使。”《魏书·肃宗纪》:“知人則哲,振古所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