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若狗彘 ,释义:指人无耻,行为像猪狗一样。
好吃懒做 ,释义:好:喜欢、贪于。贪于吃喝,懒于做事。
鸡鹜争食 ,释义:鸡鹜:比喻平庸的人。旧指小人互争名利。
味如鸡肋 ,释义:鸡肋:鸡的肋骨,没有肉,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。比喻事情不做可惜,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。
两虎相斗 ,释义:两只老虎相互争斗。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。
汗牛充栋 ,释义:唐柳宗元《陆文通先生墓表》:“其为书,处则充栋宇,出则汗牛马。” 意思是藏书极多,存放时能充满整个屋宇,外运时能累得牛流汗。后以“汗牛充栋”形容书籍极多。充:装满。栋:房屋。
飞鹰走狗 ,释义:放出猎鹰和 猎犬去追捕野兽。指打猎。《后汉书·袁术传》:“少以侠气闻,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,后颇折节。”
万马奔腾 ,释义:形容声势浩大、场面热烈:工农业生产出现了~的局面。
鸱张鼠伏 ,释义:比喻时而嚣张,时而隐蔽。
梧鼠技穷 ,释义:梧鼠:即“鼯鼠”,为鼣鼠之误。比喻才能有限。
蛇蝎心肠 ,释义:蝎:一种蜘蛛类的毒虫。形容心肠狠毒。
鸡犬桑麻 ,释义: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。
牛不喝水强按头 ,释义: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。
画虎不成反类狗 ,释义:类:象。画老虎不成,却象狗。比喻模仿不到家,反而不伦不类。
骑虎难下 ,释义: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,但又不能停止,进退两难。《新五代史·郭崇韬传》:“俚语曰:‘骑虎者势不得下。’”
岁在龙蛇 ,释义:岁,岁星;龙,指辰;蛇,指巳。后指命数当终。
龙眉豹颈 ,释义:形容勇士的长相。
投鼠之忌 ,释义:比喻做事有顾忌,不敢放手干。同“投鼠忌器”。
谈虎色变 ,释义:一谈到老虎,吓得脸色就变了。宋程颢、程颐《二程全书·遗书二上》:“真知与常知异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,有人说虎伤人,众莫不惊,独田夫色动异于众。” 后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就感到恐怖。
狗头鼠脑 ,释义:比喻奴才相。
貊乡鼠攘 ,释义:旧指民风浇薄、宵小横行的地区。
亡羊补牢 ,释义: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 丢了羊再去修补羊圈,还不算迟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,想办法补救,免得再受损失。牢:牲口圈。
饿虎吞羊 ,释义: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
鼠窜狼奔 ,释义:形容狼狈逃跑的情景。
鸱鸦嗜鼠 ,释义:比喻嗜好各不相同。
如狼似虎 ,释义:像狼和虎一样凶狠。比喻非常凶暴残忍。
龟毛兔角 ,释义:也说兔角龟毛。乌龟身上生毛,兔子头上长角。古代认为这是战争的征兆。后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。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六:“商纣之时,大龟生毛兔生角,兵甲将兴之象也。”
人心不足蛇吞象 ,释义:比喻人贪心不足,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。
牛毛细雨 ,释义:指细而密的小雨。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 ,释义: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,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。
庖丁解牛 ,释义:庖丁:厨工;解:肢解分割。比喻经过反复实践,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,做事得心应手,运用自如。
马革裹尸 ,释义:用马皮把尸体包起来。指在战场上壮烈牺牲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男儿要当死于边野,以马革裹尸还葬耳,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!”
横戈跃马 ,释义:横持戈矛,策马腾跃。形容将士威风凛凛,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。
多歧亡羊 ,释义: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。比喻事物复杂多变,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。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。
龙吟虎啸 ,释义:像龙在鸣,虎在啸。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。也形容人发迹。
盲人瞎马 ,释义: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” 比喻主观和客观皆不具备行动的条件,十分危险。
一牛九锁 ,释义:比喻无法解脱。
打落水狗 ,释义:比喻彻底打击 已经失败了的坏人。语见鲁迅《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。
不务正业 ,释义:务:从事。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,去搞其他的事情。
牛高马大 ,释义: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。
驽马十驾 ,释义: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,驽马虽慢,但努力不懈,走十天也可以到达。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,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。
牛角挂书 ,释义:比喻读书勤奋。
羚羊挂角 ,释义:羚羊夜宿,挂角于树,脚不着地,以避祸患。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。
画蛇添足 ,释义: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记载,楚国有一个人请人喝酒,酒少人多,大家约定:在地上画蛇,谁先画好,谁喝酒。一个人先画成,左手拿过酒准备喝,同时用右手为蛇画脚,并说:“我还能给蛇画脚呢!” 脚还没有画完,另一个人已把蛇画好,说:“蛇本来是没有脚的,你怎么给它添上脚呢?” 于是拿过酒一饮而尽。后用“画蛇添足”比喻做多余的事,反而弄巧成拙。
投畀豺虎 ,释义:(把坏人)扔去喂豺狼虎豹。比喻对坏人的强烈憎恨。《诗经·小雅·巷伯》:“取彼谮人,投畀豺虎。” 畀(bì):给予。
心猿意马 ,释义:也说意马心猿。形容心思不定,好像猴子跳、马奔跑一样难以控制。唐许浑《题杜居士》诗:“机尽心猿伏,神闲意马行。”
牧猪奴戏 ,释义:对赌博的鄙称。
羊头狗肉 ,释义:喻表里不一,明一套暗一套。清 钱大昕《恒言录》卷六:“《晏子春秋》:‘懸羊頭於門,而賣馬肉於内。’世祖 賜 丁邯 詔曰:‘懸牛頭,賣馬脯;盗跖 行,孔子 語。’今俗語小變,以羊狗易牛馬,意仍不異也。”郭沫若《文艺论集·太戈尔来华的我见》:“在我们凡百事情都是羊头狗肉的 中国,一切原则都要生出例外。”参见“挂羊頭賣狗肉”。
鸡胸龟背 ,释义:凸胸驼背。
狗咬吕洞宾 ,释义:吕洞宾:传说中的八仙之一。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,用来骂人不识好歹。
养虎自啮 ,释义:啮:咬。养老虎,咬伤自己。比喻纵容敌人而自受其害。
狗头军师 ,释义:指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并 不高明的人(含贬义)。
兔死狐悲 ,释义: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(含贬义)。明田艺蘅《玉笑零音》:“鼋鸣而鳖应,兔死则狐悲。”
白龙鱼服 ,释义:鱼服:穿起鱼的外衣。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。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,改装出行。
嫁狗随狗 ,释义: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。
三蛇七鼠 ,释义:比喻为害的东西多。
爱礼存羊 ,释义:由于爱惜古礼,不忍使它废弛,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。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。
车殆马烦 ,释义:殆:通“怠”,疲乏;烦:烦躁。形容旅途劳顿。
虎口拔牙 ,释义: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。
蛇欲吞象 ,释义:蛇想吞下大象。比喻贪欲极大。
虎尾春冰 ,释义:《尚书·君牙》:“心之忧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 踩虎尾,走春冰。比喻十分危险。
偷鸡不着蚀把米 ,释义:俗语。鸡没有偷到,反而损失了一把米。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。
穷猿奔林 ,释义:穷猿:被猎人紧追的猿猴。比喻在穷困中急于找一个栖身的地方。
菱角磨作鸡头 ,释义:比喻困难大,波折多。
椎牛歃血 ,释义:古时聚众盟誓,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,表示诚意。
牛黄狗宝 ,释义:牛黄,牛胆囊中的结石;狗宝,狗脏器中的凝结物。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,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。
势成骑虎 ,释义:骑在老虎背上,要下来不能下来。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,但迫于形势,想停止也停止不了。
为虎作伥 ,释义:旧时迷信传说,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,又去引导老虎吃人,这种鬼叫伥。比喻充当恶人的爪牙,帮助干坏事。伥(chāng)。
狡兔三窟 ,释义: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。比喻避祸藏身的地方多或藏身的计划周密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;今君有一窟,未得高枕而卧也;请为君复凿二窟。” 窟:洞穴。
人仰马翻 ,释义:人马都被打得翻倒在地。形容惨败的狼狈相。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,不可收拾。
孤雏腐鼠 ,释义:孤独的幼鸟,腐烂的老鼠。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物。《后汉书·窦宪传》:“今贵主尚见枉夺,何况小人哉!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 耳。”
雄鸡断尾 ,释义:断尾:断去尾巴。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。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。
神龙见首 ,释义:指诗文跌宕多姿。
暴虎冯河 ,释义:比喻有勇无谋,冒险蛮干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暴虎冯河,死而无悔者,吾不与(赞许)也。” 暴虎:不乘车而与虎搏斗。冯(píng)河:不乘船而徒步过河。
杀鸡抹脖 ,释义:用手在脖子上比划。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。
狗吠之惊 ,释义:吠:狗叫;惊:惊吓。比喻小的惊吓。
罗雀掘鼠 ,释义:原指张网捉麻雀、挖洞捉老鼠来充饥的窘困情况,后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。
鲁鱼帝虎 ,释义:指文字传抄错误。
如牛负重 ,释义:像牛一样驮着沉重的东西。比喻负担特别重。
天马行空 ,释义:比喻气势豪放,不受拘束(多用在评价写作、绘画和书法等方面)。天马:汉武帝时从大宛(古代西域国名)得到的汗血马称为天马,意思是神马。见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。行空:形容骏马奔驰,如腾空飞行。","也形容言论空泛,不着边际。
一蛇两头 ,释义:比喻阴险凶恶的人。
家鸡野鹜 ,释义:晋人庾翼以家鸡喻自己的书法,以野雉喻王羲之的书法。比喻不同的书法风格。也比喻人喜爱新奇,而厌弃平常的事物。
以羊易牛 ,释义:易:更换。用羊来替换牛。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。
鼠首偾事 ,释义:坏了事情。比喻人办事没决断,就象胆小的老鼠,在出洞时头在洞口伸伸缩缩一样。
马空冀北 ,释义: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。比喻执政者善选贤才,无所遗漏。
狗吠非主 ,释义:比喻臣子各忠于自己的君主。
牛头马面 ,释义:迷信传说阎王手下的两个鬼卒,一个头像牛,一个头像马。比喻各种阴险丑恶的人。
马捉老鼠 ,释义:比喻瞎忙乱。
弄鬼掉猴 ,释义:比喻调皮捣蛋。
羝羊触藩 ,释义:公羊的角缠在 篱笆上难以脱身。比喻进退两难。《周易 大壮》:“羝羊触藩,羸其角。” 羸(léi):通“累(léi)”,束缚、缠绕。
狗彘不食 ,释义: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。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。
见兔放鹰 ,释义:看到野兔,立即放出猎鹰追捕。比喻行动及时,适合需要。
土牛木马 ,释义:泥塑的牛,木做的马。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。
牛羊勿践 ,释义:勿使牛羊践踏。比喻爱护。
人面狗心 ,释义:1.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。","2.犹言人面兽心。
马牛其风 ,释义:指马、牛奔逸。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
塞翁失马 ,释义: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里说,古时有个住在边塞的老人丢了一匹马,后来这匹马居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。后来就用“塞翁失马”比喻虽然受到暂时的损失,但也许因此得到好处。常与“安知非福”连用。
问羊知马 ,释义:比喻从旁推究,弄清楚事情真相。
狗走狐淫 ,释义:比喻卑劣淫乱。
打狗看主 ,释义:狗有主人,打不打它,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。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。
虎口余生 ,释义:也说虎口逃生。比喻经历极大危险,侥幸保全生命。
毒蛇猛兽 ,释义: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。比喻贪暴者。
二虎相斗,必有一伤 ,释义: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,其中必有一只受伤。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,激烈斗争的结果,必有一方吃亏。
行行蛇蚓 ,释义: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,难以辨认。
抓耳挠腮 ,释义:1.形容焦急而又没办法的样子。","2.形容欢喜而不能自持的样子。
兔起凫举 ,释义:凫:野鸭。像兔敢奔跑,像野鸭急飞。比喻行动迅速。
驱羊攻虎 ,释义:驱:赶。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。形容以弱敌强,力量悬殊,必遭覆灭。
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 ,释义:比喻宁居小者之首,不为大者之后。
宰鸡教猴 ,释义:用杀鸡来警戒猴子。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。
扑朔迷离 ,释义:古乐府《木兰辞》:“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。两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。” 抓住兔子的耳朵把它提起来,雄的脚必搔爬(扑朔),雌的则把眼眯起(迷离),由此可辨雄雌。但在奔跑时,则很难分辨是雄是雌。比喻事物错综复杂,难于识别。
杀鸡焉用牛刀 ,释义: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。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。
牛溲马勃 ,释义:比喻运用得宜,无用之物可以变为有用。唐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牛溲马勃,败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无遗者,医师之良也。” 牛溲:牛尿(一说车前子)。马勃:马屁勃,一种菌类。
兔丝燕麦 ,释义:兔丝:菟丝子。菟丝不是丝,燕麦不是麦。比喻有名无实。
引虎自卫 ,释义:引:招引。引来老虎,保卫自己。比喻企图依仗恶人,结果反受其害。
猫鼠同眠 ,释义:猫同老鼠睡在一起。比喻官吏失职,包庇下属干坏事。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。
佛口蛇心 ,释义:比喻嘴上说得好听,心肠却非常狠毒。
鸡肠狗肚 ,释义:比喻狭窄的度量,狠毒的心肠。
惊猿脱兔 ,释义:如受惊的猿猴、脱逃的兔子。形容迅速奔逃。
猛虎出山 ,释义: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。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。亦作“猛虎下山”、“猛虎离山”。
鸡犬升天 ,释义:道家传说,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,剩下的丹药散在庭院里,鸡和狗吃了也都升了天。语出晋葛洪《神仙传·刘安》。后来用“鸡犬升天”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,同他有关系的人也跟着得势(含贬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