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字千金 ,释义:秦相吕不韦叫门客著《吕氏春秋》,书写成后出布告,称有能增减一字的,就赏给千金(见于《史记·吕不韦列传》)。后来用“一字千金”称赞诗文精妙,价值极高。
开心见诚 ,释义:见:显现出。披露真心,显示诚意。形容待人诚恳,显示出真心实意。
不轻然诺 ,释义:轻:轻易;然诺:许诺。不随便许诺什么。形容处事谨慎。也形容人守信用。
匹夫沟渎 ,释义:指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。
路不拾遗 ,释义: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,形容社会风气很好。也说道不拾遗。
言行不一 ,释义:说的是一套,做的又是另外一套。
抱柱之信 ,释义:用以表示坚守信约。
谓予不信 ,释义:如果以为我的话不真实。
表里如一 ,释义:说话、行动和心里所想的完全一致。
季布一诺 ,释义:季布:人名,很讲信用,从不食言。季布的承诺。比喻极有信用,不食言。
言不由衷 ,释义: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,即说的不是真心话。由:从。衷:内心。
口血未干 ,释义:古人订立盟约时要在嘴上涂上牲畜的血。“口血未干”指订立盟约不久(多用于订立盟约不久就毁约)。
信马由缰 ,释义:骑着马不拉缰绳,任其自由行动,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。
将信将疑 ,释义:有点儿相信,又有点儿怀疑。唐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人或有言,将信将疑。” 将:且,又。
信笔涂鸦 ,释义:信:听凭,随意;信笔:随意书写;涂鸦:比喻字写得很拙劣,随便乱涂乱画。形容字写得很潦草。也常用作自谦之词。
信口雌黄 ,释义:比喻不顾事实,随口乱说。原作口中雌黄。《晋书·王衍传》记载,王衍能言,“义理有所不安,随即改更。”时人都称他为“口中雌黄”。雌黄:黄色矿物,可做颜料。古时写字用黄纸,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。
九鼎大吕 ,释义:九鼎:古传说,夏禹铸九鼎,象征九州,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;大吕:周庙大钟。比喻说得话力量大,分量重。
指天誓日 ,释义:誓:发誓。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。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。
笃信好学 ,释义:笃信:忠实地信仰。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,勤学好问。
言行一致 ,释义: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。
实事求是 ,释义:从实际情况出发,不夸大,不缩小,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。《汉书·河间献王传》:“修学好古,实事求是。”
言而有信 ,释义:说话算数,守信用。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,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” 信:信用。
真心实意 ,释义:心意真实诚恳,没有虚假。
言行不符 ,释义: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。
言之凿凿 ,释义:凿凿:确实。形容说得非常确实。
弃义倍信 ,释义:背离信义。指不讲道义,不守信用。倍,通“背”。
持斋把素 ,释义:把:遵守。斋:斋戒。谓信佛者遵守吃素,坚持戒律。
金口玉言 ,释义:极难得的可贵的话,封建社会多称皇帝讲的话,后来也用来泛指不能改变的话。
珠盘玉敦 ,释义:古代诸侯盟誓时用的器具。引申为订立盟约。同“珠槃玉敦”。
安贫乐道 ,释义:安于贫穷的境遇,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。
精诚所至 ,释义: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。
离经叛道 ,释义:原指不遵循经书所说的道理,背离儒家的道统。现多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。
不欺暗室 ,释义:欺:欺骗自己;暗室:人家看不见的地方。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,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。
驷不及舌 ,释义:驷: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;舌:指说的话。一句话说出口,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。比喻一句话说出来,再也无法收回。
季路一言 ,释义:比喻信用极好。
事在人为 ,释义:指事情是靠人去做的,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,成功与否决定于人的主观努力。
信口开河 ,释义:也作信口开合。随口乱说。元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四折:“你休只管信口开合,絮絮聒聒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九回:“村姥姥是信口开河。”
诚心正意 ,释义:诚:真诚。心意真诚恳切。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。亦作“诚心诚意”。
半信半疑 ,释义:有些相信,又有些怀疑。
轻诺寡信 ,释义:轻易许下诺言的,往往很少守信用。《老子·六十三章》:“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” 诺:答应。
博大精深 ,释义:(思想、学说等)广博高深。
朝令夕改 ,释义:也说朝令暮改。早晨发布的命令,晚上就改变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急政暴虐,赋敛不时,朝令而暮改。” 后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,使人无所适从。
花说柳说 ,释义: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
椎牛歃血 ,释义:古时聚众盟誓,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,表示诚意。
推心置腹 ,释义:推出自己的赤心,放置在别人的腹中。表示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。比喻真诚待人。
通风报信 ,释义:向别人暗中透露消息,多指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知另一方。
言行相顾 ,释义:指言行不互相矛盾。
守口如瓶 ,释义:形容说话非常谨慎,严守秘密。
约法三章 ,释义:刘邦(汉高祖)占领秦都城咸阳后,为了收揽人心,废除秦朝的一些严刑苛法,召集“关中诸县父老、豪杰”宣布“与父老约,法三章耳: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”,并表示“余悉除去秦法”,史称“约法三章”。后泛指订立共同遵守的简要条款。
秋毫无犯 ,释义:形容军队纪律严明,丝毫不侵犯百姓利益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吾入关,秋毫不敢有所近。”
匹夫之谅 ,释义: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。同“匹夫小谅”。
口是心非 ,释义:指嘴里说的是一套,心里想的又是一套,心口不一致。
花言巧语 ,释义:原指铺张修饰而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章。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假而动听的话。宋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二○:“‘巧言’即今所谓花言巧语,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也。”
不忘沟壑 ,释义:沟壑:山沟。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,弃尸山沟。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。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。
讲信修睦 ,释义:修:建立;睦:和睦。人与人之间,国与国之间,讲究信用,谋求和睦。
躬耕乐道 ,释义:躬:亲自;道:圣贤之道。亲自耕种,乐于信守圣贤之道。指过隐居生活。
取信于民 ,释义:取得人民的信任。
诚心诚意 ,释义:心意很真诚:~向专家请教。
一言为定 ,释义:一句话说定了,不再更改。比喻说话算数,决不反悔。
善男信女 ,释义:佛教用语,指信仰佛教的人们。
指矢天日 ,释义:指着天、日发誓,表白心迹。同“指天誓日”。
仁人义士 ,释义: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。
相视而笑 ,释义:双方互相看着,发出会心的微笑。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。
更令明号 ,释义:重新申明号令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楚厉王有警,为鼓以与百姓为戍;饮酒醉,过而击之也,民大惊。使人止之,曰:‘吾醉而与左右戏,过击之也。’民皆罢。居数月,有警,击鼓而民不赴,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。” 说明取信于民,必须言而有信。
食言而肥 ,释义:《左传·哀公二十五年》记载,有一次鲁哀公请吃饭,席间大夫孟武伯故意对哀公的宠臣郭重说:“你怎么长得这样胖啊?” 因为孟武伯屡次不履行诺言,哀公便借机讥刺他说:“是食言多矣,能无肥乎?” 意思是说,经常吃下自己的诺言,怎么能不胖?后用“食言而肥”指不守信用,只图自己占便宜。
抱诚守真 ,释义:抱:存在心里。志在真诚,恪守不违。
正心诚意 ,释义:指心地端正诚恳。《礼记·大学》:“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。”
一言九鼎 ,释义:九鼎:古代国家的宝器,相传为夏禹所铸。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。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,作用很大。
信而好古 ,释义:信:相信;好:爱好。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。
巧言令色 ,释义: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(令:美好)。
信誓旦旦 ,释义:誓言诚挚可信。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“信誓旦旦,不思其反。” 旦旦:诚恳的样子。
不言而信 ,释义: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。形容有崇高的威望。
出尔反尔 ,释义: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出乎尔者,反乎尔者也。”原意是你怎么做,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。今指说了又反悔或说了不照着做,表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,反复无常。
赏罚分明 ,释义:该赏的赏,该罚的罚。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。
驷马难追 ,释义:一句话说出了口,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。指话说出口,就不能再收回,一定要算数。
偏听偏信 ,释义:只听信一方面的话:这件事谁是谁非,双方意见都得听,不能~。
奉公守法 ,释义:奉行公事,遵守法令。指以公事为重,不徇私情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以君之贵,奉公如法,则上下 平。”
童叟无欺 ,释义:童:未成年的孩子;叟:年老的男人;欺:蒙骗。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。指买卖公平。
偏信则暗 ,释义:偏信:只听信一方面的话;暗:糊涂。只听信一方面的话,就不能明辨是非。
尾生抱柱 ,释义: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,久候女子不到,水涨,乃抱桥柱而死。典出《庄子·盗跖》。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。
信而有征 ,释义:可靠而且有证据。《左传·昭公八年》:“君子之言,信而有征。” 征(zhēng):证验。
信以为真 ,释义:相信他是真的。指把假的当作真的。
难以置信 ,释义:难于使人相信。
说一不二 ,释义:1.形容说话算数。","2.形容专横,独断独行。
海枯石烂 ,释义:海水枯干,石头粉碎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。多用于誓言,表示意志坚定,永不改变。明瞿佑《剪灯新话·绿衣人传》:“海枯石烂,此恨难消;地老天荒,此情不泯。”
天人共鉴 ,释义:鉴:审察。天公、众人皆可审察。表示诚实无欺。
尾生之信 ,释义:尾生: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,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约,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。
虚词诡说 ,释义:虚:虚假;诡:欺诈。虚假不实的话。
金科玉律 ,释义:不可改变的规章条文。科、律:法律条文。
信及豚鱼 ,释义:及:达到;豚:小猪。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。比喻信用非常好。
善气迎人 ,释义:善气:和蔼可亲的态度。形容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人。
杀彘教子 ,释义:彘:猪。父母说话算数,教子诚实无欺。
金石为开 ,释义:形容真挚的感情足以打动人心。也比喻意志坚强能克服一切困难。汉刘向《新序·杂事四》:“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,况人心乎?” 金石:金属和石头,比喻最坚硬的东西。
闲邪存诚 ,释义:闲:防备,禁止。约束邪念,保持诚实。
破除迷信 ,释义:原指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。现也指解放思想,扫除自卑感,树立敢想、敢说、敢干的新风格。
威信扫地 ,释义:形容威望和信誉完全丧失。
自信不疑 ,释义:相信自己,绝不怀疑。
货真价实 ,释义:货物不是冒牌的,价钱也是实在的。原是商人招揽生意的用语。现在引申为实实在在,一点不假。
信手拈来 ,释义:随手拿来。形容写文章时,善于运用词汇和组织材料。宋苏轼《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》诗:“前生子美只君是,信手拈得俱天成。” 拈(niān):用手指拿东西。
披肝沥胆 ,释义:比喻开诚相见,竭尽忠诚。宋司马光《上体要疏》:“虽访问所不及,犹将披肝沥胆,以效其区区之忠。”
贫而无谄 ,释义:指虽然贫穷却不巴结奉承。
百约百叛 ,释义:
深信不疑 ,释义:非常相信,没有一点怀疑。
真心诚意 ,释义:心意真实诚恳,没有虚假。
斩钉截铁 ,释义: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,毫不含糊。宋朱熹《朱子全书·孟子一》:“看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。”
心口不一 ,释义: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。形容人的虚伪、诡诈。
言信行果 ,释义:说了就一定守信用,做事一定办到。同“言必信,行必果。”
民保于信 ,释义: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,才能受到人民拥护。
歃血为盟 ,释义:古代盟会时,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,表示诚意。
修辞立诚 ,释义: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。
贪而无信 ,释义:贪婪而又不守信用。
诚心实意 ,释义:形容十分真挚诚恳。
千金一诺 ,释义:诺:许诺。一个诺言价值千金。指守信用,不轻易许诺。
一诺无辞 ,释义:一口答应,没有二话。
心口如一 ,释义: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一样,形容诚实直爽。
履信思顺 ,释义:笃守信用,思念和顺。
心虔志诚 ,释义:虔:恭敬。心意恭敬、诚恳。
载一抱素 ,释义:指坚持一种信仰,固守素志。
仁人志士 ,释义:仁爱而有节操的人。
拾金不昧 ,释义:拾到金钱财物不隐藏起来(据为己有)。昧:隐藏。
造言捏词 ,释义:捏造虚假的言词。
开诚布公 ,释义:以诚意相见,坦率无私地表示意见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评》:“诸葛亮之为相国也…开诚心,布公道。” 宋许月卿《次韵陈肇芳竽赠李相士》诗:“集思广益真宰相,开诚布公肝胆倾。”
啮血沁骨 ,释义:形容极端诚信。
德高望重 ,释义:品德高尚,又 有很高的声望。
果于自信 ,释义:果:果敢。形容过分自信。
直谅多闻 ,释义:直:正直;谅:信实;多闻:学识渊博。为人正直信实,学识广博。
坚持不懈 ,释义:懈:松懈。坚持到底,一点不松懈。
指天为誓 ,释义:誓:发誓。指着天誓。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。
背信弃义 ,释义:不守信用,不讲道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