箪食豆羹 ,释义:一箪饭食,一豆羹汤。谓少量饮食。亦以喻小利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,苟非其人,簞食豆羹見於色。”宋 苏轼《伊尹论》:“天下之富,是簞食豆羹之積也。”
箪食壶酒 ,释义:箪:盛饭竹器。一箪食,一壶酒。指少量饮食。
箪食壶浆 ,释义:食:食物;浆:汤。百姓用箪盛饭,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。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。
箪瓢屡空 ,释义:箪:盛饭竹器;瓢:舀水器。吃的喝的匮乏。形容生活非常贫困。
箪醪投川 ,释义:相传古有良将,得到别人赠送的一箪酒,为了表示与部下共享,把酒倒在河里,让兵士从下游取水饮之。事见 汉 黄石公《三略·上略》。或以为 越王 勾践 事,见《吕氏春秋·顺民》。后以“簞醪投川”为将领爱抚部下,甘苦与共的典实。《文选·张协<七命>》:“單醪投川,可使三軍告捷。”單,通“簞”。李善 注引《黄石公记》:“昔良將之用兵也,人有饋一簞之醪,投河,令衆迎流而飲之。夫一簞之醪,不味一河,而三軍思爲致死者,以滋味及之也。”
箪食与饿 ,释义:含义为用箪盛饭给与饥饿的人。
箪瓢陋室 ,释义:犹言箪瓢陋巷。明 方孝孺《祭太史公》之三:“簞瓢陋室,若飫萬鍾。”
箪瓢陋巷 ,释义:《论语·雍也》载:颜渊 一箪食,一瓢饮,居陋巷,而不改其乐,孔子 称赞他说:“賢哉 回 也!”后以“簞瓢陋巷”为生活清贫的典故。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“桓公、王長史、王藍田、謝鎮西 並在”刘孝标 注引《王述别传》:“述 蚤孤,事親孝謹,簞瓢陋巷,宴安永日。”清 孙枝蔚《甲申春日纪事》诗之二:“可憐金盡生同盡,纔羡簞瓢陋巷儒。”
箪豆见色 ,释义:比喻计较小利。
箪瓢屡罄 ,释义:犹言箪瓢屡空。晋 陶潜《自祭文》:“簞瓢屢罄,絺綌冬陳。”
箪食瓢饮 ,释义:一箪食物,一瓢饮料。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