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 ,释义:诸:之于的合音;传:传布流传;其人:同道。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。
藏头露尾 ,释义:形容说话办事故意藏一点儿露一点儿,不完全表露出来。
藏弓烹狗 ,释义: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,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。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,废弃、杀害有功之臣。
藏之名山 ,释义: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形容著作极有价值。
藏茗山 ,释义: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
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 ,释义: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
藏诸名山 ,释义: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
藏踪蹑迹 ,释义:蹑:轻步行走的样子。隐秘行踪,悄悄行动。
藏奸卖俏 ,释义:故意装出媚态以诱人上当。
藏怒宿怨 ,释义:藏、宿:存留。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。指心怀怨恨,久久难消。
藏垢纳污 ,释义:也说藏污纳垢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川泽纳污,山薮(sǒu)藏疾,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 意思是河流湖泊里有脏东西,深山草丛里有毒气,美玉上有瑕斑,做国君的要忍受屈辱,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。原是一种比兴手法,说明君王要有所作为,就应当忍辱负重。后比喻包容种种坏人坏事。垢(gòu):脏东西。
藏龙卧虎 ,释义:北周庾信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》诗:“暗石疑藏虎,盘根似卧龙。” 本是描写景物。后多用来比喻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。
藏修游息 ,释义:心里常常想着学习,不能废弃。
藏形匿影 ,释义:藏、匿:隐藏。隐藏形迹,不露真相。
藏器待时 ,释义:比喻怀藏才学,等待施展的机会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”
藏锋敛鋭 ,释义:同“藏鋒歛鍔”。清 李渔《比目鱼·窃发》:“俺山大王前次出兵……被他伏下火攻,燒壞我許多猛獸,只得逃入深山,藏鋒歛鋭,休息了半年,纔覺得精還力復。”
藏巧于拙 ,释义: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