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打鼓,另开张[chóng dǎ gǔ, lìng kāi zhāng] ,释义:重:重新。比喻重新开始,另起炉灶。
摇唇鼓舌[yáo chún gǔ shé] ,释义:用花言巧语拨弄是非。也指利用口才进行游说。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尔(孔子)…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。”
胶柱鼓瑟[jiāo zhù gǔ sè] ,释义:比喻拘泥,不知变通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蔺相如曰:‘王以名使括,若胶柱而鼓瑟耳。括徒能读其父书传,不知合变也。’” 柱:瑟上调弦的短木,柱被粘住,音调就不能变换。
欢呼鼓舞[huān hū gǔ wǔ] ,释义:形容欢乐兴奋之极。
摇吻鼓舌[yáo wěn gǔ shé] ,释义: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。
蒙在鼓里[méng zài gǔ lǐ] ,释义:好像被包在鼓里一样。比喻受人蒙蔽,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。
弦而鼓之[xián ér gǔ zhī] ,释义:弦,琴弦。这里作动词用,装上弦。鼓,名词,用如动词,弹的意思。
诗肠鼓吹[shī cháng gǔ chuī] ,释义:鼓吹:乐器合奏。特指听到黄鹂鸣声,可以引起诗兴。
掀风鼓浪[xiān fēng gǔ làng] ,释义:比喻煽动情绪,挑起事端。
陶熔鼓铸[táo róng gǔ zhù] ,释义:比喻给人的思想、性格以有益的影响。
掉舌鼓唇[diào shé gǔ chún] ,释义:炫耀口才,夸夸其谈。
欢欣鼓舞[huān xīn gǔ wǔ] ,释义:形容非常高兴振奋。宋苏轼《上知府王龙图书》:“自公始至,释其重荷…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。” 欢欣:喜欢,快乐。鼓舞:兴奋。
两部鼓吹[liǎng bù gǔ chuī] ,释义:鼓吹: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。两部器乐合奏。特指蛙鸣。
含哺鼓腹[hán bǔ gǔ fù] ,释义:哺:口中所含的食物;鼓腹:鼓起肚子,即饱食。口含食物,手拍肚子。形容太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。
对牛鼓簧[duì niú gǔ huáng] ,释义: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。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。同“对牛弹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