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书通礼 ,释义:同“知書達禮”。《水浒传》第一一六回:“看了 柴進、燕青 出言不俗,知書通禮,先自有八分歡喜。”参见“知書達禮”。
知书识礼 ,释义:同“知書達禮”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九一回:“媳婦雖不敢説知書識禮,然而‘嫁雞隨雞,嫁狗隨狗’這句俗話,是從小兒聽到大的。”郭沫若《卓文君》第三景:“文君,你是知书识礼的人,我万不想出你,替我 卓 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!”参见“知書達禮”。
知书识字 ,释义:谓有文化修养。明 冯惟敏《朝天子·自遣》曲:“海翁,命窮,百不會,千無用。知書識字總成空。浮世乾和鬨。”清 李渔《奈何天·计左》:“你是箇知書識字之人,難道‘覆水難收’四箇字也不知道麽?”
知书明理 ,释义:同“知情達理”。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二十:“仿佛谁都是混帐,只有他自己是知书明理的君子人。”
知书知礼 ,释义:同“知書達禮”。明 高明《琵琶记·牛氏规奴》:“更羨他知書知禮,是一個不趨蹌的秀才。”参见“知書達禮”。